孝感市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降低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根据《“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发改环资〔2021〕1516号)、《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建办城〔2022〕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一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的通知》(建成办〔2017〕64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按照建设韧性城市的要求,坚持节水优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合理确定城市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际需要和实施可能,区分轻重缓急,科学规划任务项目,合理安排建设时序,老城区结合更新改造抓紧补齐供水管网短板,新城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供水管网。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进一步完善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精准、高效、安全、长效的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模式。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孝感市城区供水管网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网压力调控水平进一步提高,激励机制和建设改造、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孝感市城区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全覆盖,管网压力调控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老旧管网全面改造,开启管网智能化建设,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供水管网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约束激励机制,实现供水管网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孝感市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进一步降低,孝感市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持续控制在7%以内。
二、实施方案
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一户一表改造等,同步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对超过使用年限、材质落后或受损失修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确保建设质量。采用先进适用、质量可靠的供水管网管材。
新建供水和改造的管网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规划建设。按照“科学设计、严格选材、规范施工”的原则,严把质量关,同时引入监理机制,严格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规定监理,加强施工验收制度,从而减少、杜绝不合理的设计、不合格的材料、不规范的施工造成的管道漏损隐患,并逐步形成具有孝感特色的管道工程设计、施工体系,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必须限期整改,确保新建和改造的每一项工程都100%的合格,无任何安全隐患,减少新漏损的产生,使漏损率由恶性循环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从源头上把住供水管网的质量关。
供水企业要根据供水管理相关规定,主动与行政执法单位联系,加大对偷水、转供水、擅自改变用水性质、市政消火栓违规用水、损坏输配水设施等行为的稽查力度,消灭“人情水”,规范用水秩序。要加强与园林绿化、市容市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明确取水点,做好计量,按实结算,杜绝绿化浇灌、道路保洁擅自取水,变相偷盗。同时,积极发动用户实行有奖举报,并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强爱水、节水宣传,减少违章用水行为。
供水企业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评估结果、服务区域、地形、水量、水压和用户分布等情况,深入开展老城区管网普查,加快在线监测系统与管道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实行分区计量考核,加强水量变化的分析和研究;在供水区域内合理设置压力、流量、水质监测点,根据实时在线监测数据,科学制定调度方案,使管网的流量和水压平稳运行;实时监控管网运行数据,针对用水量异常变化情况进行预警判断,及时发现和处置管道漏损。
供水企业要按需选择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实施路线,适时开展智慧水务建设。在管线建设改造、设备安装及分区计量系统建设中,积极推广采用先进的流量计量设备、阀门、水压水质监测设备和数据采集与传输装置,逐步实现供水管网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完善市政、绿化、消防、环卫等用水计量体系。
建立从科研、规划、投资、建设到运行、管理、养护的一体化机制,完善制度,提高运行维护管理水平。一是推动供水企业将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营收、表务、调度管理与漏损控制等数据互通、平台共享。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管网漏损控制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落实运行维护管理要求,加强供水管网的检漏查漏和抢修工作。供水企业要强化巡检、查漏、抢修的专业性分工,建立任务明确、专业突出、协调有序、反应及时的管网漏损控制队伍并配备专业探漏设备,根据分区计量数据合理制定检漏计划,加大管网检漏力度,及时发现漏水,第一时间实施修复。规范管网抢修工作,强化考核,注重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大口径管道抢修效率、减少爆管造成的漏损。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重视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端正思想认识,充分认识该项工作是提升供水服务和保障用水安全的基础,要将各项任务做实做好,进一步降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推动共同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二)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指导供水企业做好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制定漏损控制中长期目标,确定年度建设任务和时序安排,提出项目清单,明确实施主体。供水企业要落实落细直接责任,狠抓建设任务落地,积极实施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加强绩效管理,改革经营模式,实施水厂生产和管网营销两个环节的水量分开核算,取消“包费制”供水,坚决杜绝“人情水”。
(三)强化监督,确保实效
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开展供水管网现状调查,摸清漏损状况及突出问题,促进问题整改。根据本方案工作任务,加强督导检查,落实定期通报制度,对工作中出现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限期整改。
孝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12月22日